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青少年健康体检出现断裂?

    信息发布者:蒋晓伟
    2017-02-20 22:33:56   转载

      

    包康轩
    包康轩 摄/东方IC


      还在吃奶的孩子来月经,9岁性早熟的孩子最终身高138cm,10岁的矮小男孩被告知是女孩,20岁的男孩长乳房……如果说这是事实,相信很多人会感到惊讶——但这就是事实。

      我国4.5亿青少年正在准备或已经进入青春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隔代抚养、单亲家庭、性教育滞后等加重了孩子们青春期的问题。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探讨中国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模式”新闻沟通会上,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青春期医学专科主任于泓说:“当在门诊中多次看到这样令人痛心的病例,看到孩子们被耽误再没有治疗机会时,触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最佳的儿童青少年体检模式刻不容缓。”

      青春期面临诸多健康问题

      为什么儿童要定期进行健康管理?长春市儿童医院体检管理中心主任李明辉表示,因为儿童青少年时期,整个的心理、身体的发育速度非常快,是处在动态的变化中,且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点。“我院在这两年的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很多是被家长、学校忽视的健康问题,比如漏斗胸、隐睾、脊柱异常等。”

      青春期是较独特的人生阶段,也是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当前,青春期常见问题,主要有青春期意外及故意伤害、情绪问题、注意力缺陷、不良性行为及性行为心理障碍、物质性及精神性成瘾等。早期筛查发现心理行为问题,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整个家庭的和谐非常重要。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朱惠娟介绍说,儿童青少年肥胖是一种趋势,肥胖相关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也非常高,部分儿童青少年患有代谢相关疾病,但对于这些疾病,孩子及家长的知晓率非常低,学校简单的体检基本无法查出,诊断、治疗达标率更低。所有儿童青少年代谢相关疾病均应引起相关领域医疗服务者的关注,更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根据北京市2011年的学校体检资料统计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生长发育状况不佳,其中超重肥胖超过30%,身材矮小及身高不足占13%。超重肥胖是近年来儿童卫生保健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预防控制成效甚微,关键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措施不利。其次,身高生长迟缓、性早熟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就诊人数逐年攀升,但由于缺乏既往生长监测资料使病因分析变得复杂,增加了本来可以避免的诊疗费用,有些儿童因诊断延误而丧失了治疗时机。

      青春期体格快速生长,营养需求增加,代谢旺盛,行为叛逆,发育中的青少年是各种内分泌、代谢病及营养障碍高发的时期。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改善遗传代谢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关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杨艳玲教授强烈建议家长及学校关注“落伍”、“不乖”的青少年,及早就医,发现青春期烦恼后面潜在的可治疗疾病,进行干预,帮助患病孩子归队。

      于泓认为,“健康新模式”应包括无病、身心健康以及适应社会。科学规范的健康体检、健康档案、健康指导是实现强民强国、降低医疗总支出的最佳方案。

      现行体检模式亟须改变

      据介绍,在儿童青少年进入青春期时,大量青春期生理问题却被“常规体检”遗漏,且健康体检出现了断裂,监管也出现断裂。

      于泓介绍说,现行的体检模式是从1985年开始实施的,31年来体检内容变化不大,大多数在非医疗场所的学校内完成,且群体年度报告科学性不强、无法律效应。0~6岁学龄前儿童健康体检归属卫生计生委管辖的妇幼保健院完成;6~18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归属教育部行政管辖的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完成;18~24岁大学生健康体检归属各大院校校办医院完成。

      于泓认为,现行的体检模式存在问题:无相关科学对策落地和具体实施及监管;健康体检遗漏了大量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的现代疾病患者,如性早熟、性发育延迟、矮小、肥胖、心理行为异常等;临床专科医生每天都要面对大量误诊误治的患者,个别孩子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或永远失去治疗机会,而这些孩子几乎每年都经过了不规范、内容不全面的“健康体检”。

      “现行的健康体检内容也不科学:有月经初潮、遗精的问卷,却无性发育查体;无生物学评价的单次身高和体重表层测量结果;也几乎没有心理行为发育相关内容。”于泓表示。

      “临床上,矮小症、性早熟患者较多,但绝大多数是孩子家长自己发现的,在幼儿园、学校的体检中,发现率并不高。我认为一方面源于校医、幼儿园保健医生毕竟不是正规的临床医生出身,或者原来是医生但因长期不接触临床而知识退化。如何尽快查出孩子患病,使其接受早期治疗,进而减少社会、家庭负担,体检模式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有效的衔接。为此,我们呼吁建立最佳的儿童青少年健康体检模式。”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吴迪提到。

      儿童青春期保健应各司其职“青春期保健具有其不同于普通预防医学的特殊性。”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马良坤教授介绍道,除传统的预防体检外,还应重点关注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性心理发育和心理健康状况,青春期保健注重性知识教育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教育。并且,在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危险因素的排查,通过心理、行为测评排除潜在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学习障碍、注意缺陷障碍、自闭倾向、自杀倾向、神经性厌食和贪食症等),同时指导家长和老师,如何帮助孩子避免潜在的健康威胁。

      “儿童期及青春期的生理及病理呈现不同的特征,具有更多的可变性,很多生理数据缺乏中国大数据依据。”中日医院医保办主任、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专科主任张知新教授指出。

      张知新认为,儿童青少年体检隶属于不同部门,势必造成脱节。“这种体制还导致监测问题与检查治疗机构的转诊缺失,使得一部分检查出来的异常儿童青少年,由于告知及转诊管理缺失,导致未及时转诊,延误治疗。鉴于上述原因,应理顺我国健康体检的管理体系,将身体健康管理与知识教育功能区分开来,各司其职。做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管理,积累连续的大数据研究。”

    北京协和医院教务处处长、内分泌科潘慧教授指出:“我们建议教育部门和中小学生健康保健所可以继续组织体检,具体实施由专业医院专业医护人员完成,医护人员出具具有法律效应的科学诊断报告,可以最后由教育部公布数据,但需要卫生计生委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并落实方案。”

      为此,与会专家、企业共同发起倡议:遵循“身心健康、适应社会”的健康新模式,科学、全面地评估学生的性发育、生长发育、心理行为发育等关键健康问题。联合卫计委、教育部及其他社会力量,创建我国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全面合理的、以卫生为主体教育为辅助的健康体检新模式。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