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为何广西“盛产”长寿老人?

    信息发布者:蒋晓伟
    2017-02-20 22:56:50   转载

    下图: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当地人直接饮用自然泉水,水质优良


    【热点关注】为何广西“盛产”长寿老人?
    下图: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当地人直接饮用自然泉水,水质优良


      随着广西天等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长寿之乡”,广西已有16个县、市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占全国51个长寿之乡的30%,成为中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

      当前,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生、长寿的观念受到热捧,广西的长寿现象吸引了各地人群纷纷前往探寻“长寿密码”。在巴马瑶族自治县,每年都有大量“候鸟人”涌入当地养生度假。

      光阴催人老,岁月白人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探究延续衰老之奥秘,注重养生之道,寻觅延年益寿之良药,历来是人类经久不衰的课题之一。为何广西“盛产”长寿老人?而这些百岁老人又有何秘诀益寿延年?

      全国1/10百岁老人在广西

      天等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在今年4月被中国老年学学会修改评定标准之后评上“中国长寿之乡”的。在此之前广西已有巴马瑶族自治县、永福县、东兴市、昭平县、岑溪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上林县、凌云县、容县、扶绥县、东兰县、蒙山县、凤山县、阳朔县等14个县(市)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老年学学会已修改的“中国长寿之乡”评定标准,参考指标涉及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多项因素,其中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原来的10万人中有7人提升至10人。

      据自治区老龄办介绍,截至2012年底,广西有百岁老人4283名,约占全国百岁老人的十分之一。仅在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有百岁老人81人,约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31人,远高于世界公认每10万人7名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标准。

      另外,在中国长寿网站上公布的一份《2012年中国(内地)各省百岁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分析数据》,截至2012年10月16日,广西10万人口中所占比例为8.53%排全国第二。

      好山好水养好人

      “广西一年四季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含量也高于全国多地。此外,广西的水资源丰富,泉水呈弱碱性,水、土中富含硒元素,多重因素都促使广西的水土养人、养生。”广西保健学会副会长向月应说。

      对于人类而言,水是长寿的命脉。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永福县,是中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在山清水秀的百寿镇,一条开满小白花的十里花河,81岁的老人介绍说这种叫水芥菜的花是上天赐予永福人的福分,不仅好看还可以当菜吃。原来这是海菜花,是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这种花的生长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稍有污染花就会枯萎,可谓是天然水质检测器。

      当地长寿老人莫三妹说,老人长寿与家里的井水有很大关系。老人的听力和视力都非常好,老人说子女们都在南宁工作,自己留下来是因为舍不下院子里经常开花的玉兰树和那口很有年头的水井。

      据南宁市老龄委的工作人员介绍,巴马境内山水环绕,河谷秀丽,空气尤其新鲜,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据测量,巴马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达2万多个,是一般平原地区的30多倍,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科学研究表明,负氧离子具有镇静、降压、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能加强肝、肾、脑和肾上腺的组织氧化功能及免疫系统的功能。此外,由于地处偏远,这里几乎没有环境污染,气候冬暖夏凉,几乎就是一个天然养生的“世外桃源”。

      心态平和终身劳作

      大自然的恩赐是一方面,一个人是否长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广西巴马长寿研究所所长陈进超对巴马长寿老人长期研究后认为,长寿老人他们有着共同的长寿密码:

      第一,心态平和,对待生活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中国古语常说“仁者寿”,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长寿老人的思维逻辑较一般老年人敏捷、合理,性格更温和、恬静。当然,每一位长寿老人的心理特性并不可能一样,但只要具备其中几条,就对延年益寿有所帮助。生活在巴马的老人人虽然身居偏远的山区,此前生活曾经十分艰难困苦,但他们从来不会因为贫穷而忧心烦恼。

      第二,有自己一套“长寿食谱”。如巴马人一生以素食为主,主食大米和玉米,玉米经剥粒后磨成粉状,煮成米糊,辅以青菜、豆类和薯类,提高营养互补作用。除了玉米,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巴马特有的,比如“火麻汤”、“合渣菜”、野菜等等。

      第三,终身劳作。中国老年学学会对中国十大寿星和中国十大百岁夫妻共计120人进行了分析,发现完全自理的老人占据了70%。而按照身体健康、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肢体障碍四种等级,结论是身体健康的老人占70%,身体疾病和各种障碍分别占10%。这说明,对长寿来说,关键在于“动”,而不在于“养”。这些老人年轻时很勤劳,到老时也不空闲。在走访中,很多110岁左右的老人都还在喂养鸡鸭、放养牛羊,从事劈柴担水、洗衣做饭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而且老人们喜欢到处走动,不会长时间地宅在家里。

      第四,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国以家庭养老为主,老年人与子女共同生活是我国的传统,就是分家另居者也是你来我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造一个和睦祥乐的家庭生活气氛就成为老人最感快乐舒畅的事,“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样就促进、发展了老年人的健康长寿。

      第五,遗传因素。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